對沖基金「小虎隊」是怎麼養成的?- 夏春
2019年統計顯示,老虎基金已孵化出175家基金。在對沖基金行業挖掘和培育人才方面,Robertson的記錄是無可匹敵的,這點上他遠超索羅斯。
近期,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科技股回調,中國加強校外培訓監管,中美外交會談,美國公布《外國公司問責法案》最終修訂版接連發生,儘管對美國大盤影響輕微,卻在無意間形成一場局部的完美風暴,擊垮了高槓桿重倉少數幾隻美股和中概股的基金Archegos Capital和Teng Yue Capital,其創始人Bill Hwang(黃聖國)和Tao Li因為都曾經師承創立了老虎基金的Julia Robertson,而有著一個共同的稱號「小虎隊」(Tiger Cubs),至於傳言中的「老虎黨」(Tiger Club)倒並不存在。
就在媒體驚呼「人類歷史上最大的單日虧損」之時,我只能回想起《富可敵國》(More Money Than God)一書描述的故事。Robertson非常喜歡運動員出身的基金經理,經常帶領團隊成員進行攀岩或皮划艇等野外體能訓練。有一次的訓練項目是在風雨交加中身體懸空,利用安全帶,穿越一個橫跨在山谷之間由三根繩索組成的索橋,下方就是數百英尺的懸崖絕壁。
穿越成功者自然就會體會到老闆身上那種無所畏忌的投資家和冒險家精神,但意外難免出現,有人從索橋失手掉下,被安全帶拉住,旁觀者驚呼大笑之餘,才突然發現他其實少系了一根安全帶,安全扣即將脫鉤,於是大家手忙腳亂地展開救助。
這段描述的畫面感如此強烈,讓我讀過之後就永遠難忘。留給大家想象的是這一次從索橋掉下去的兩位,會被人救起後東山再起,還是會從此沉淪。
Robertson和老虎基金的傳奇經歷
Robertson和老虎基金留給世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與Soros的量子基金幾乎神同步地在1985年做空美元,1992年做空英鎊,以及1998年做空亞太國家貨幣,從而被標籤為「宏觀對沖」基金,但與Soros不同的是,Robertson最拿手的是通過公司基本面研究與在行業內廣泛的人脈關係,以價值投資的思路進行股票多空策略。
從 1980 年 5 月成立時的8百萬美元到 1998 年 8 月鼎盛時期的220億美元,老虎基金在扣除費用後的年化收益率為 31.7% ,大大高於標普爾500 指數 的12.7%,期間只在1987年和1994年分別取得-1.4%和-9.3%的收益率。
除了個人和團隊的能力,Robertson也趕上了美股發展的最黃金的階段,一方面,美國401(k)退休養老計劃在1981年的推出並逐步普及,資管市場迎來前所未有的機會,股票佔美國家庭配置比重持續上升;另一方面,股市在企業兼并和收購浪潮的支撐下直線上升,持續利好老虎這樣的股票型基金。
而Robertson的厲害之處在於,在股票大牛市的行情下,依然可以找出業績不佳的個股進行做空。以1984 年為例,標普指數僅上升了 6.3%,而老虎基金的收益率達到 20.2%,超過一半來自他的空頭倉位。
不過在投資界,成功可能是失敗之母。Robertson在做空美元,英鎊和亞太貨幣上的一帆風順,和他後來做空日圓時遭遇虧損形成對比,在80年代在個股上做空的經驗,運用到90年代末期做空互聯網公司,卻屢戰屢敗,當時泡沫堅硬,越吹越大。
老虎基金1998-2000年接連虧損,加上客戶不斷撤資,基金規模從220億美元下降到65億美元,Robertson痛定思痛後,決定金盆洗手退出江湖。
可惜的是,Robertson把資金退給客戶,徹底退出的時間恰好就是2000年3月,而這恰好就是互聯網泡沫破滅的開始,接下來兩年納斯達克指數跌去了75%,如果老虎基金扛過去就會成為最終的贏家。
順便說一句,Soros比Robertson靈活,做空互聯網公司不成功後果斷轉為做多,然後在泡沫破滅前退出,精準踩點,獲利豐厚。但即使如此,Soros也在當年7月把資金退還給客戶,將量子基金改組成為家族辦公室。
此前,儘管Robertson的投資業績和Soros不相上下,但論名氣卻永遠排在後面。之前Robertson一直想不明白,到這一刻終於服輸了。不過,即使算上1998-2000年的虧損,老虎基金的費後年化收益率依然高達26%,20年投資生涯中16年取得了正收益。很顯然,Robertson戰勝市場,靠的是實力,而不是運氣。
「小虎隊」擴張成為「虎窩」
而另一個可以證實Robertson實力的,當然就是他親手調教出來的「小虎隊」的業績。在2000年關閉老虎基金之前,就有成員退出後創立自己的對沖基金,老虎基金關閉後,Robertson將自己的辦公室變成基金經理的創業孵化器,為29隻基金提供了種子基金,其中就包括了Bill Hwang的老虎亞洲和Chase Coleman的老虎全球。
非常難能可貴的是,雖然Robertson自己在科技公司投資上敗走麥城,他卻鼓勵「小虎隊」們投資科技。老虎亞洲和老虎全球都是投資科技的頂尖高手。實際上,老虎全球最初的名字就是老虎科技。
2008 年的一項統計表明, 36名老虎基金公司的前員工設立了基金,總共管理了1000億美元的資金。其中許多基金的名字裡面都包含老虎,除了老虎亞洲,老虎全球之外,還有老虎太平洋,虎眼,老虎司令(Tiger Legatus)等等。
36名「小虎隊」有一半向對沖基金研究公司Hennessee提交了月度收益數據,其為《富可敵國》一書構造的等權重老虎指數顯示,從2000-2008年,老虎指數的年化收益率為 11.9%,其中包括了 2008 年-20%的收益率。同期美股經歷了兩次泡沫破滅,標普指數年化收益率為-5.3%,而Hennessee編製的綜合對沖基金指數年化收益率為4.8%,其中股票多空基金的年化收益率為4.4%。
「小虎隊」更厲害的地方在於2000-2008年的年化波動率只有7.4%,同期標普年化波動率為15.2%,也就是說,「小虎隊」的收益更高,風險更低。值得一提的是,並非每個「小虎隊」成員都一直成功,Hennessee的數據就包含了兩隻破產清算的基金,這反而使得指數減少了「倖存者偏差」。
這些年「小虎隊」的規模和數量一直在繼續擴大,2019年底的一項統計顯示,老虎基金已經孵化出175家基金。Robertson和手下通過自己成立或者為其他基金提供種子資金,創立了73個第一代「小虎隊」(其中42個依然活躍,31個因為業績一般或者創始人退休而停止營運),第一代的31個成員又創立了90個第二代「小小虎隊」(Grand Cubs),第二代中的8個成員又創立出第三代Great Grand Cubs。於是行業內又創立了一個新詞「虎窩」(Tiger Den)來描述Robertson和他的徒子徒孫們。
第一代「小虎隊」中的翹楚Viking Global Investors和Shumway Capital Partners,也是培育第二代「小虎隊」最多的基金。此外,老虎全球、老虎亞洲、Lone Pine Capital、Maverick Capital都是「虎窩」中的佼佼者。雖然第一代小虎隊多數和師傅一樣,專注於股票多空策略,但後來者採取的策略逐漸變得更多元化。
毫不誇張地說,在對沖基金行業,挖掘和培育人才方面,Robertson的記錄是無可匹敵的,在這一點上他遠遠超越了Soros。
誰是最強「小虎隊」成員?
更加有意思的是,Robertson本人並沒有在2000年關閉基金後就停止投資,根據《財富》雜誌2008年初的報導,2001-2007年,他個人投資累計收益404%,其中2007年就高達77%,超過了老虎基金在1997年創下的70%收益率記錄。
2007年,34個「小虎隊」的平均收益率為34%,其中Hwang的老虎亞洲費前收益率為55%,2001-2007年的年化收益率為40.4%(另有報導指老虎亞洲在2002-2012年的年化收益率為16%)。
比這個業績更好的是Coleman創立的老虎全球,2001-2007年的年化收益率為43.7%,2007年則是91%,均遠遠高於標普指數在2007年的包含股息在內的總收益率5.5%和3000多家對沖基金構成的指數收益率12.5%。
儘管老虎全球在2001年成立的時機並不利於科技股,但幸運的是,Coleman看準了三家中國公司:新浪、搜狐和網易,2002年底買入後,到2003年中就升值了數倍。真正的互聯網時代才剛剛開始,幸運一直伴隨著老虎全球,緊緊擁抱市場領頭羊是其成功的關鍵。
老虎亞洲在2012年捲入內幕交易之後改組成為Archegos Capital,之後的業績鮮為人知。在Robertson教給「小虎隊」的投資哲學中,有一項是分散風險,「避免在一個賭局上下注超過資本的 5%」。近期事件顯示一些「小虎隊」成員忘掉了這一重要原則。數據顯示,股票多空型基金的槓桿率通常不超過1.5倍,Hwang高達5倍的槓桿確實代價慘重。
就在Hwang傳出爆倉新聞的兩周前,棍網球運動員出身,現年45歲的Coleman剛剛交出一份光芒四射的成績單。
儘管對沖基金整體表現在過去10多年持續跑輸標普指數,老虎全球旗下的多空基金過去20年(2001-2020年)取得了21%的費後年化收益率,旗下2013成立至今的純多頭基金的凈年化收益率為22%。Coleman顯然學到了Robertson的投資精髓,在2018年全球股市大跌的環境下,老虎全球的收益基本上都來自於空頭倉位。
老虎全球現在的規模大約為500億美元(其中大約一半是私募股權基金),2020年老虎全球為客戶帶來了104億美元的收益,排名全行業第一。Coleman當之無愧地成為了Robertson最佳弟子和最佳投資。
但Hwang和Coleman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學到了師傅的「回饋和給予」哲學,在慈善捐贈事業上都有獨到的貢獻。
原文:金融時報
#投資 #金融
「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Kofgy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其他] 請問求職公司會看的是成績單還是證書? - 看板TOEIC 的評價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bridge分數的推薦與評價,PTT和網紅們這樣回答 的評價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成績單電子檔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成績單電子檔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評價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成績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成績單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Kofgy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在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裡,我們所一再期待的「人類生活型態的典範轉移:一種以終身訓練的方式持續鍛鍊人體運動能力的生活型態」不可能出現。"
台灣如是,香港更甚.........
長文,但值得細閱
【個人觀察】
健身產業在台灣並不算是新興產業,追本溯源,其實健身產業在幾十年前就曾經欣欣向榮了好幾次,大筆的資金流入,豪華的健身房處處林立,各種行銷手段套路紛紛出籠,面對這種蓬勃的發展,專業人士反而感到憂心,憂心的是,這樣的產業環境會帶給社會大眾怎樣的負面影響?
撇開惡性的行銷手段不談,真正令人擔憂的事實,是許多所謂的健身教練其實並不具備太好的專業知識,僅僅是死纏爛打的行銷人員,以及固定式器材的活動說明書,而許多的健身機構其實並不具備太好的技術系統,充其量只是一個製造疲勞的心靈產業。但是一般民眾因為對運動缺乏基本常識,因此只要看到身材佼好又穿著制服的人都以為是教練,看到擺滿了跑步機和重訓器材的地方就以為是健身房,卻不知道許多教練其實也只是短期雇用的人員,許多健身房的設計其實是為了行銷而非為了訓練。而網路上散佈的許多簡單易學的訓練方法,充滿了亂寫和瞎掰的資訊,偽教練或偽訓練科學就算被踢爆一百次,明天太陽升起時新的客戶又蜂擁而至,偽訓練永遠清除不掉。
運動者花了大錢買了課程請了教練,上了一兩年課卻跟沒練過的人沒什麼兩樣,沒有得到強壯的效益,沒有提升肌力和骨質,更遑論有沒有提升大部份的人根本搞不懂的,所謂的人體運動能力。
但是,產業仍然在繼續,新客戶源源不絕的投入,舊客戶不是逐漸淡出,就是轉型成「心靈式認同」的追隨者,對於效果的質疑轉成永無止境的自省,心滿意足又弔詭地持續虛弱又持續參與。
健身行為應該要帶來脫胎換骨的強壯效益,沒有效益的事情應該不會繼續下去,但是整個健身產業的大部份,就在一個你也不變強,我也不變強的氛圍之下瘋狂流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錯的事情一再被重複,對的觀念卻遲遲無法普及?這背後,可能要從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開始談起。
健身房設立目的是為了什麼?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透過提供高品質的訓練課程和環境,來換取客戶覺得值得的金錢價值。用白話文來講,一間健身房的主要獲利模式,應該是以「把客戶教好」為主要的核心價值,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賺到更多的錢。如此一來,教練教得越好,越多客戶來求教,訓練效果變成健身產業終極的價值。
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健身房的主要獲利,其實不是從客戶賺取心悅誠服的學費,在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裡,其實真正的商品不是教練的專業,不是課程內容,也不是訓練效果,『真正的商品,其實是健身房本身』。在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資本家靠著買賣而獲利,買賣原是一種很原始的行為,買一群牛羊到需要的村落兜售,買一堆珠寶期待有錢人上鉤,買一批武器然後期待戰爭發生,都是靠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基本套路在牟利。這樣的現象持續了千年,直到更好玩的商品出現,就是「公司」。公司作為一個商品,有一個特別迷人之處,就是在資訊發達的年代裡,所有一般商品的價值都可以查得出來,唯獨公司的價錢無法輕易估計,一車的香蕉值多少錢,石油一桶叫價多高,軍火一批是怎樣的行情,都有辦法查詢或計算,但講到公司,價格就變得十分複雜。公司的價值之所以不容易被估計,是因為公司玩的是「未來」的遊戲,公司的價值不是目前的產值,而是日後的潛力,因此衡量公司的價值是一件非常傷腦筋的事。但也因此,兜售公司成為一個高獲利的行業。
那資本家要怎樣兜售一間公司呢?說複雜其實也很簡單:買一間還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或是買一間快要完蛋的公司),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漂亮的財務報表成績單,然後找下一個資本家兜售,展示這家公司的壯麗的成長能力,然後盡可能以高價賣出。
這樣簡單的道理,跟健身產業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資本家看的是財報,是股價,而不是訓練效果,因此健身房的核心價值不再是教學品質,而是迅速獲利及複製的能力。要迅速獲利,就必須拋棄訓練學「一點一滴」累積的功夫,業績壓力那麼大,誰跟你一點一滴的累積?各種短期速效的課程才是業界的最愛,職業道德再低一點的話,用唬的用騙的用瞎掰的都可以,總而言之,教練的教學品質再也不是重點,月底的業績有沒有達標才重要,過度強調教學品質而耽誤業績的教練,是問題員工。這樣強大的業績壓力,使得許多教練落入疲於奔命的無間地獄,業績永遠不夠多,課永遠上不完,撐不了多久,光鮮亮麗的外表再也藏不住身心俱疲的內在,最終紛紛辭去,甚至可能會造成一間健身房換教練跟換客戶一樣快的詭異現象。
此外,無論是哪個運動項目,當過運動選手和教練的人一定都知道,自我訓練是最難的一件事情,一位運動員要能夠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自學自練,通常都是已經具備高水準的技術和能力後才能做的事,任由沒有訓練背景的人自我訓練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多數的健身機構為了獲利,不是大量採用比較不出錯但效果也比較不好的器械式訓練,就是強調健身的安全性,鼓勵民眾自行入場訓練,任由民眾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亂練,不但難以期待效果,也埋下了日後受傷的不定時炸彈。
所以簡單來說,在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裡,我們所一再期待的「人類生活型態的典範轉移:一種以終身訓練的方式持續鍛鍊人體運動能力的生活型態」不可能出現。
大重量訓練的重要性,如果你還有懷疑的話,不要再問我,科學性的訓練學期刊文獻和實務經驗已經一再告訴我們,人體失能的原因來自於人在老化的過程裡流失了肌肉和骨質,而肌肉和骨質可以透過習慣性的大重量訓練來維持,更能從年輕時期一路鍛鍊到老年,一個人就算無法在老年創造巔峰,至少可以在晚年維持遠高於日常生活所需的身體結構和力量素質。近年來的經驗更顯示,規律大重量訓練的中老年人的力量是遠勝於無訓練的年輕人的。
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慢工出細活的累積,短時間的熱血努力通常沒用,急速減重和大量疲勞式的訓練不會累積有用的效益,標榜輕鬆自學動一動就好的低強度訓練通常會演變成甩手講幹話之類的無效活動。
我們面對的是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時期,人的壽命前所未有之高,身體退化的速度卻也是前所未有之快,再不思改進,人類會陷入長時間的臥床和失能,低落的生活品質讓長壽成為一種折磨。唯有從生活型態裡灌注科學和實務都已經驗證的訓練方法,才能抵抗老化過程裡高速流失身體能力的現象,大重量訓練雖不是萬靈丹,不能單靠它治病,但是可以在病倒之前幫助一個人遠離非常多的失能和疾病。
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怪獸訓練 (Monster traini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個人觀察】
健身產業在台灣並不算是新興產業,追本溯源,其實健身產業在幾十年前就曾經欣欣向榮了好幾次,大筆的資金流入,豪華的健身房處處林立,各種行銷手段套路紛紛出籠,面對這種蓬勃的發展,專業人士反而感到憂心,憂心的是,這樣的產業環境會帶給社會大眾怎樣的負面影響?
撇開惡性的行銷手段不談,真正令人擔憂的事實,是許多所謂的健身教練其實並不具備太好的專業知識,僅僅是死纏爛打的行銷人員,以及固定式器材的活動說明書,而許多的健身機構其實並不具備太好的技術系統,充其量只是一個製造疲勞的心靈產業。但是一般民眾因為對運動缺乏基本常識,因此只要看到身材佼好又穿著制服的人都以為是教練,看到擺滿了跑步機和重訓器材的地方就以為是健身房,卻不知道許多教練其實也只是短期雇用的人員,許多健身房的設計其實是為了行銷而非為了訓練。而網路上散佈的許多簡單易學的訓練方法,充滿了亂寫和瞎掰的資訊,偽教練或偽訓練科學就算被踢爆一百次,明天太陽升起時新的客戶又蜂擁而至,偽訓練永遠清除不掉。
運動者花了大錢買了課程請了教練,上了一兩年課卻跟沒練過的人沒什麼兩樣,沒有得到強壯的效益,沒有提升肌力和骨質,更遑論有沒有提升大部份的人根本搞不懂的,所謂的人體運動能力。
但是,產業仍然在繼續,新客戶源源不絕的投入,舊客戶不是逐漸淡出,就是轉型成「心靈式認同」的追隨者,對於效果的質疑轉成永無止境的自省,心滿意足又弔詭地持續虛弱又持續參與。
健身行為應該要帶來脫胎換骨的強壯效益,沒有效益的事情應該不會繼續下去,但是整個健身產業的大部份,就在一個你也不變強,我也不變強的氛圍之下瘋狂流轉。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為什麼錯的事情一再被重複,對的觀念卻遲遲無法普及?這背後,可能要從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開始談起。
健身房設立目的是為了什麼?理論上來說,應該是透過提供高品質的訓練課程和環境,來換取客戶覺得值得的金錢價值。用白話文來講,一間健身房的主要獲利模式,應該是以「把客戶教好」為主要的核心價值,這樣才能夠吸引更多的客戶,賺到更多的錢。如此一來,教練教得越好,越多客戶來求教,訓練效果變成健身產業終極的價值。
可是,事實並不是如此,健身房的主要獲利,其實不是從客戶賺取心悅誠服的學費,在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裡,其實真正的商品不是教練的專業,不是課程內容,也不是訓練效果,『真正的商品,其實是健身房本身』。在經濟高度發展的時代,資本家靠著買賣而獲利,買賣原是一種很原始的行為,買一群牛羊到需要的村落兜售,買一堆珠寶期待有錢人上鉤,買一批武器然後期待戰爭發生,都是靠著低價買進,高價賣出的基本套路在牟利。這樣的現象持續了千年,直到更好玩的商品出現,就是「公司」。公司作為一個商品,有一個特別迷人之處,就是在資訊發達的年代裡,所有一般商品的價值都可以查得出來,唯獨公司的價錢無法輕易估計,一車的香蕉值多少錢,石油一桶叫價多高,軍火一批是怎樣的行情,都有辦法查詢或計算,但講到公司,價格就變得十分複雜。公司的價值之所以不容易被估計,是因為公司玩的是「未來」的遊戲,公司的價值不是目前的產值,而是日後的潛力,因此衡量公司的價值是一件非常傷腦筋的事。但也因此,兜售公司成為一個高獲利的行業。
那資本家要怎樣兜售一間公司呢?說複雜其實也很簡單:買一間還有發展潛力的公司(或是買一間快要完蛋的公司),用最短的時間做出漂亮的財務報表成績單,然後找下一個資本家兜售,展示這家公司的壯麗的成長能力,然後盡可能以高價賣出。
這樣簡單的道理,跟健身產業有什麼關係呢?因為資本家看的是財報,是股價,而不是訓練效果,因此健身房的核心價值不再是教學品質,而是迅速獲利及複製的能力。要迅速獲利,就必須拋棄訓練學「一點一滴」累積的功夫,業績壓力那麼大,誰跟你一點一滴的累積?各種短期速效的課程才是業界的最愛,職業道德再低一點的話,用唬的用騙的用瞎掰的都可以,總而言之,教練的教學品質再也不是重點,月底的業績有沒有達標才重要,過度強調教學品質而耽誤業績的教練,是問題員工。這樣強大的業績壓力,使得許多教練落入疲於奔命的無間地獄,業績永遠不夠多,課永遠上不完,撐不了多久,光鮮亮麗的外表再也藏不住身心俱疲的內在,最終紛紛辭去,甚至可能會造成一間健身房換教練跟換客戶一樣快的詭異現象。
此外,無論是哪個運動項目,當過運動選手和教練的人一定都知道,自我訓練是最難的一件事情,一位運動員要能夠在沒有教練的情況下自學自練,通常都是已經具備高水準的技術和能力後才能做的事,任由沒有訓練背景的人自我訓練是很危險的一件事情。但是大多數的健身機構為了獲利,不是大量採用比較不出錯但效果也比較不好的器械式訓練,就是強調健身的安全性,鼓勵民眾自行入場訓練,任由民眾在一知半解的情況下亂練,不但難以期待效果,也埋下了日後受傷的不定時炸彈。
所以簡單來說,在資本市場的金錢遊戲裡,我們所一再期待的「人類生活型態的典範轉移:一種以終身訓練的方式持續鍛鍊人體運動能力的生活型態」不可能出現。
大重量訓練的重要性,如果你還有懷疑的話,不要再問我,科學性的訓練學期刊文獻和實務經驗已經一再告訴我們,人體失能的原因來自於人在老化的過程裡流失了肌肉和骨質,而肌肉和骨質可以透過習慣性的大重量訓練來維持,更能從年輕時期一路鍛鍊到老年,一個人就算無法在老年創造巔峰,至少可以在晚年維持遠高於日常生活所需的身體結構和力量素質。近年來的經驗更顯示,規律大重量訓練的中老年人的力量是遠勝於無訓練的年輕人的。
但要達到這樣的效果,需要慢工出細活的累積,短時間的熱血努力通常沒用,急速減重和大量疲勞式的訓練不會累積有用的效益,標榜輕鬆自學動一動就好的低強度訓練通常會演變成甩手講幹話之類的無效活動。
我們面對的是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時期,人的壽命前所未有之高,身體退化的速度卻也是前所未有之快,再不思改進,人類會陷入長時間的臥床和失能,低落的生活品質讓長壽成為一種折磨。唯有從生活型態裡灌注科學和實務都已經驗證的訓練方法,才能抵抗老化過程裡高速流失身體能力的現象,大重量訓練雖不是萬靈丹,不能單靠它治病,但是可以在病倒之前幫助一個人遠離非常多的失能和疾病。
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成績單電子檔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TOEIC Bridge Tests 由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研發,評量考生在實際溝通情境中的英語文能力。本頁彙整多益普及英語測驗之成績單與證書相關問題,歡迎參考。 ... <看更多>
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多益成績單電子檔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 ... 的推薦與評價
TOEIC Bridge Tests 由美國教育測驗服務社ETS研發,評量考生在實際溝通情境中的英語文能力。本頁彙整多益普及英語測驗之成績單與證書相關問題,歡迎參考。 ... <看更多>
多 益 普及 成績單 怎麼 看 在 [其他] 請問求職公司會看的是成績單還是證書? - 看板TOEIC 的推薦與評價
爬了一下文看到多種說法
想請教假設找工作或是公家機關要加分
有規定只看成績單或證書嗎?
證書上面有成績應該沒關係吧..?
因為我申請到證書後 成績單好像就不知道放哪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0.179.39
... <看更多>